跳到主要內容區

 

【課程報導】六月港灣之行與醫者仁心,一同「越來」共學

港灣之行 永續榮景 ,醫者仁心「越來」共學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越來書院」一個月上課一次,總能幫助大家充飽電又舒展身心。

六月以永續榮景模組的大方向,安排了兩天截然不同領域的「以人為本」永續議題,陪伴學員與師長迎接充滿挑戰與變動的時代。兩天課程安排秉持越來書院的精神:三識獲得、人脈累積和身心舒展,講者帶來深入淺出地分享、活動豐富且寓教於樂。

週六由衛福部陳時中前部長與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馬光遠院長,分別分享:抗疫經驗與心路以及談心肌梗塞防治之道,展現醫者仁心與專業。第二天則由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與王錦榮副總經理兼任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兩位優秀的校友,帶領大家參訪了解台灣與高雄的港埠發展和令人嚮往期待的未來。

  

高科大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科技大學,更是南臺灣唯一一所培育海事專業人才的高等學府,具備完整的「海洋科技」產學研發多項基礎,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締結航運產業策略聯盟,攜手推動產學合作案與人才培訓互助,深耕區域產業鏈結,培育更多優秀的海運和港埠專業經營人才,促進產業發展。

 

週日港灣之行先是由王錦榮副總經理兼任高雄港務分公司總經理,帶領越來書院參觀今年3月甫登場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更透過簡報說明中心從規劃到啟用的篳路藍縷,但越是困難的挑戰,往往所得到的成果越是甜美,在越來書院一行隨著王副總帶領來到中心的看台區,所欣賞到的視野和廣闊以及海上多艘船舶,就令人撼動。

  

接著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與團隊,帶著越來書院來到見證高雄港發展的歷史建物,古色古香的港史館聆聽李董事長以〈數位×永續前瞻經營:領航臺灣港群精彩未來〉為題的講座分享。楊慶煜校長曾表示,臺灣港務公司在海灣港口及航運等多項產業經濟貿易輸出方面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元化的團隊經營,帶動國際商港區域發展,對臺灣整體運輸經濟之成長貢獻卓著,是令他敬佩的企業之一。在李董事長的不吝分享,展現了許多透過港務公司團隊的努力成果,更提到 『智慧港口』及『綠色港口』是港務公司持續推動發展的重點,團隊如何借鏡國外成功案例,並一一步執行與達成目標。讓越來書院了解台灣各港口的經營效能、國際商港區域之發展和區域產業經濟提升。在座的參與學員師長包含海運海事領域,但也有完全不一樣的產業類型,如設計、化工與法律等,但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也非常感謝港務公司團隊貼心的接待,讓這場講座溫馨和美好,既是越來書院課程也是校友團聚的交流。

 

而週六的的校內課程則聚焦於健康永續。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第三項是「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目標,自2020年全球性的 COVID-19疫情,這是一個全球性危機,但也是一個契機,藉此引起更多人高度重視健康議題。衛福部於今年(2023)六月公布去年(2022)台灣人死因統計結果,前三名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相對於許多歐美國家2020年之際新冠肺炎即成為前3大死因,台灣力阻新冠肺炎兩年多,在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後,去年五月隨全球逐步開放相關防疫措施,因此新冠肺炎首度進入台灣人十大死因榜第3名。

藉此越來書院也特地安排與邀請南部心臟科權威馬光遠院長,以及於國際疫情嚴峻之際,帶領全台面對未知新冠疫情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由兩位醫者仁心為學員與師長分享交流,並由李嘉紘副校長擔任兩場講座主持,引領學員師長和講者互動。

 

從心臟內科醫師專科醫師到區域醫院院長,馬光遠院長以〈與時間賽跑:談心肌梗塞防治之道〉為題分享,因見過太多心肌梗塞患者與其家人因未警覺發病或處置遲疑,沒有挽回生命之案例,以及醫治臨床案例,提醒學員與師長如何提高警覺,把握黃金救命時機。院長分享:先保住命才有後續可談。

  

過去三年當國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沸沸揚揚,台灣卻大多時間都能在如常運作的生活,甚至仍可休閒娛樂,讓許多國際媒體稱奇,這需要感謝辛苦三年的全體防疫及醫護人員,更仰賴每位配合防疫的民眾。陳時中前部長對防疫歷程更是比誰都更清楚與歷歷在目,細數防疫過程,包含面對未知的傳染病、組建物資製造的國家隊、疫情看似平靜波瀾未起卻不能懈怠、如何守護國門,到與跨部會合作協商,一路上有許多挑戰和各種支持反對的聲浪,他謙虛的說就是「盡力全力以赴,面對外界評論,一切蓋棺論定」,這樣的思維也讓同樣作為企業領導人或校內單位的學員師長很有共鳴。

 

許多專家學者預言,全球仍可能仍不斷面對一波波未知的疫情,其狀況可能不亞於新冠肺炎疫情。面對未知與變動不安的社會,由內而外的安定與強大,守護心中的淨土,正是世界趨勢。 高科大打造越來書院,一個美好的成長共學平台,課程設計精彩且多元,囊括多方議題和趨勢,不限於企業管理成長,而是聚焦自我的提升。成長是不用被年紀與領域設限,真正滿足自我與身心的自在。

瀏覽數: